本網站已搬家!

自 2014 年 3 月起,我們將網站遷移到新伺服器:http://web.ntnu.edu.tw/~treehopper/。本網頁內容已不再更新。請更新您的瀏覽器書籤亦或任何相關網址。

成員清單

目前成員

王若凡
1. 短腹幽蟌 Euphaea formosa 的領域行為. 2. 角蟬前胸背板的演化模式.
陳宏年
1. 颱風如何影響白痣珈蟌, Matrona cyanoptera 的存活率. 2. Euphaea amphicyana 表型變異模式.
葉人瑋
臺灣 Carabus 步行蟲生態與演化.
鄭筠潔
水蠆到底吃什麼?短腹幽蟌和白痣珈蟌稚蟲的DNA條碼食性分析.
黃崇鑫
雞冠細身鍬形蟲大顎對稱性與發育不穩定性.
曾惠芸
1. 球背象鼻蟲體色斑紋的功能. 2. 球背象鼻蟲親緣關係與體色斑紋的演化. 3. 蘭嶼與綠島球背象鼻蟲族群遺傳研究.
蕭伊廷
Euphaea amphicyana 幽蟌生殖器變異.
陳彥廷
大雪山森林經營模式對鞍馬山步行蟲型態的影響.
黃均蕙
鹿角鍬形蟲的打鬥行為模式.
吳詩婷
角蟬.
林橋威
鹿角鍬形蟲的打鬥行為模式.
蘇詠超
行為生態、社會生物、族群遺傳、及分子親緣關係

歷屆成員

蕭瑋良
Euphaea amphicyana 幽蟌翅脈地理變異.
翁麗紋
黃緣螢幼蟲為何發光?
李逸鴻
Euphaea 屬豆娘種化模式.
關哲昀
雞冠細身鍬形蟲大顎變異.
鄭竹晏
菲律賓弧角蟬親緣地理.
陳明玉
菲律賓雅角蟬 Centrochares horifficus 的親緣地理與族群歷史.
黃紹彰
白痣珈蟌視覺溝通系統
黃仁磐
陳薇云
泡沫蟬 Okiscarta uchidae 內共生菌之分子特徵與親緣關係

訪問學者和學生

Vanitha Williams
負子椿象和蜻蜓幼蟲對孓孓的補食潛力
Marina Vilenica
克羅埃西亞 Turopolje 地區溼地蜻蜓組成
Klaas-Douwe 'KD' B. Dijkstra
蜻蛉歷史,多樣性,與鑑定
Erin McCullough
武器的多樣性: 甲蟲的空氣動力損耗.
Ashley E. King
獨角仙之性別內打鬥與性別間敵對行為.

黃仁磐

黃仁磐

職稱

碩士生 2005-2008

研究物種:短腹幽蟌

短腹幽蟌

短腹幽蟌雌蟲 (上圖) 和雄蟲 (下圖)

研究主題

短腹幽蟌 Euphaea formosa 的族群遺傳與親緣地理分析

摘要

電子郵件:airbugs@hotmail.com

參觀黃仁磐的部落格

1. 台灣特有種昆蟲的族群歷史暨演化

我的興趣在研究台灣特有昆蟲的族群歷史,特別是一些具有特定行為及擁有奇特結構的昆蟲。碩士班的研究主要在了解短腹幽蟌現今的族群遺傳結構。由粒線體及核基因體的分子標記所得到的結果均顯示短腹幽蟌族群間並無明顯分化,這個結果符合我們所觀察到這種豆娘擁有相當程度的播散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溯源理論分析的結果發現, 短腹幽蟌包含兩個不同的系群,它們在過去的歷史中均經歷族群數量擴增的現象。這些現象應與更新世晚期全球氣候波動導致大陸塊之間的聯結及可用棲地範圍的改變有關。

E formosa trees and historical demography

親緣關係樹狀圖及推論的過去族群量變化。

2. 台灣深山鍬形蟲族群形態及遺傳變異.

另外我們也從事台灣深山鍬形蟲族群間形態及遺傳變異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各族群之間有相當大的基因交流,族群間卻能維持顯著的形態差異。現今異域種化(生態種化)的主要原則在於天擇在不同族群間可能只作用於某些特定的基因(特徵),而其它的中性特徵仍可以在不同族群間交流。就我們所觀察到不同族群存在不同的族群密度及同域居住的生物,很可能就是維持其各族群之間雖然有強大基因交流卻尚能維持顯著的形態分化主因。

Lucanus formosanus gene flow

圍繞著中央山脈的強大基因交流及顯著的形態分化。鍬形蟲圖片來自楊福臨(2008)。

現址

Dr. Lacey Knowles's lab, Museum of Zo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109 Geddes Avenue, Ann Arbor, MI 48109, USA.

電子郵件:huangjp@umich.edu

出版論文

Huang, J-P. , and C-P. Lin. 2011. Lineage-specific late Pleistocene expansion of an endemic subtropical gossamer-wing damselfly, Euphaea formosa, in Taiwan.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11:94.

Huang, J-P. , and C-P. Lin. 2010. Diversification in subtropical mountains: Phylogeography, Pleistocene demographic expansion, and evolution of polyphenic mandibles in Taiwanese stag beetle, Lucanus formosanu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57: 1149–1161.

Lin, C-P., M-Y. Chen and J-P., Huang. 2010.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phylogenomics of a damselfly, Euphaea formosa support a basal Odonata within the Pterygota. Gene. 468: 20–29.

Lin, C-P., J-P. Huang, Y-H. Lee and M-Y. Chen. 2009.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a threatened stag beetle, Lucanus datunensis (Coleoptera: Lucanidae) in Taiwan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Genetics. 15 Oct 2009, Online First.

所有成員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