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已搬家!

自 2014 年 3 月起,我們將網站遷移到新伺服器:http://web.ntnu.edu.tw/~treehopper/。本網頁內容已不再更新。請更新您的瀏覽器書籤亦或任何相關網址。

成員清單

目前成員

王若凡
1. 短腹幽蟌 Euphaea formosa 的領域行為. 2. 角蟬前胸背板的演化模式.
陳宏年
1. 颱風如何影響白痣珈蟌, Matrona cyanoptera 的存活率. 2. Euphaea amphicyana 表型變異模式.
葉人瑋
臺灣 Carabus 步行蟲生態與演化.
鄭筠潔
水蠆到底吃什麼?短腹幽蟌和白痣珈蟌稚蟲的DNA條碼食性分析.
黃崇鑫
雞冠細身鍬形蟲大顎對稱性與發育不穩定性.
曾惠芸
1. 球背象鼻蟲體色斑紋的功能. 2. 球背象鼻蟲親緣關係與體色斑紋的演化. 3. 蘭嶼與綠島球背象鼻蟲族群遺傳研究.
蕭伊廷
Euphaea amphicyana 幽蟌生殖器變異.
陳彥廷
大雪山森林經營模式對鞍馬山步行蟲型態的影響.
黃均蕙
鹿角鍬形蟲的打鬥行為模式.
吳詩婷
角蟬.
林橋威
鹿角鍬形蟲的打鬥行為模式.
蘇詠超
行為生態、社會生物、族群遺傳、及分子親緣關係

歷屆成員

蕭瑋良
Euphaea amphicyana 幽蟌翅脈地理變異.
翁麗紋
黃緣螢幼蟲為何發光?
李逸鴻
關哲昀
雞冠細身鍬形蟲大顎變異.
鄭竹晏
菲律賓弧角蟬親緣地理.
陳明玉
菲律賓雅角蟬 Centrochares horifficus 的親緣地理與族群歷史.
黃紹彰
白痣珈蟌視覺溝通系統
黃仁磐
短腹幽蟌 Euphaea formosa 的族群遺傳與親緣地理分析
陳薇云
泡沫蟬 Okiscarta uchidae 內共生菌之分子特徵與親緣關係

訪問學者和學生

Vanitha Williams
負子椿象和蜻蜓幼蟲對孓孓的補食潛力
Marina Vilenica
克羅埃西亞 Turopolje 地區溼地蜻蜓組成
Klaas-Douwe 'KD' B. Dijkstra
蜻蛉歷史,多樣性,與鑑定
Erin McCullough
武器的多樣性: 甲蟲的空氣動力損耗.
Ashley E. King
獨角仙之性別內打鬥與性別間敵對行為.

李逸鴻

李逸鴻

職稱

碩士生 2007-2011

研究物種:Euphaea spp.

Euphaea spp.

研究主題

Euphaea 屬豆娘種化模式.

摘要

電子郵件:sr74425@hotmail.com

異域種化(Allopatric speciation)在過去幾十年一直都被認為是主要的種化模式。這個種化模式強調了物理屏障阻礙基因交流的重要性,因為基因交流在過去常被視為種化的阻力之一。最近的研究顯示,種化的過程可以允許基因交流的發生。這樣的發現讓我們重新思考是否過度強調了地理屏障的存在。我的研究使用幽蟌屬的四個物種 E. formosa、 E. yayeyamana、E. decorataE. ornata 推測其過去種化的時候,族群之間是否有基因交流的發生。E. formosa、 E. yayeyamanaE. ornata 分別是台灣、日本的石垣和西表島以及中國的海南島的特有種。E. decorata 則是大陸型物種,分布在中國東南方與越南。利用COII、ITSarr基因所重建出的演化樹,顯示E. formosaE. yayeyamana,以及E. decorataE. ornata分別是兩個姊妹群。多基因序列會用IM軟體來估計有效族群量(θ),遷移率(m) 和族群分歧時間(t)這三種參數。這些參數會用來測試資料是否符合完全隔離的模式(m1=m2=0)還是有基因交流的種化模式(m1m20)。我們的結果顯示E. formosaE. yayeyamana 以及 E. decorataE. ornata之間過去存在不對稱的基因交流。從 E. formosaE. yayeyamana 以及從 E. decorataE. ornata 的方向有較高的基因交流現象。E. formosaE. decorata 比起牠的姐妹種有較大的有效族群量。E. decorataE. ornata的分歧時間,比另外兩姐妹種的分歧時間更靠近近代。相對於過去島嶼型物種的研究,常強調地理隔離的機制,我們的研究棄卻了異域隔離的模型,並認為基因交流在種化的過程可能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未來的研究,可以將焦點放在是甚麼樣的選汰壓力導致種化的發生。

出版論文

Lee, Y-H. , and C-P. Lin. 2012. Pleistocene speciation with and without gene flow in Euphaea damselflies of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East Asian islands. Molecular Ecology. 21(15):3739–3756.

Lee, Y-H. , and C-P. Lin. 2012. Morphometric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two sibling gossamer-wing damselflies, Euphaea formosa and E. yayeyamana, and adaptive trait divergence in subtropical East Asian islands.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12.53.

Lee, Y-H. , and C-P. Lin. 2012. Primers for amplification of nuclear introns in four East Asian black-banded gossamer-wing Euphaea damselflies. in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Primer Development Consortium, et al. 2011. Permanent genetic resources added to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Database 1 August 2011-30 September.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doi: 10.1111/j.1755–0998.2011.03088.x. 4 Dec 2011

Lin, C-P., J-P. Huang, Y-H. Lee and M-Y. Chen. 2009.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a threatened stag beetle, Lucanus datunensis (Coleoptera: Lucanidae) in Taiwan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Genetics. 15 Oct 2009, Online First.

所有成員列表